//…….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接受本台方問時表示,以往說的是新聞界自我審查,現在是全社會自我審查,記者要找人評論或消息來源都甚為困難,事實是不少民間組織已解散,而即使未解散,亦傾向不說或少講,例如公民黨不見它發言,民主黨亦會挑低風險議題發聲,在這情況下,曾被親中傳媒批評的香港記者協會,可說是一個高風險組織,停止製作言論自由年報,是可以理解和體諒的。
但他指出,任何社會均須就重要事項進行系統性紀錄和評價,記協過去撰寫的年報便扮演了在紀錄言論自由變化的角色,這對學術研究有重要作用,其內容不時被研究人員引用,若不再紀錄,將對理解社會大打折扣;他續稱,紀錄的另一作用是向港府施壓,促使港府改善。李立峯補充,現在說藉紀錄或評論來向港府施壓可能有人認為有點「怪」,因為公眾觀感是港府不會聽取民意,甚至感到沮喪,但每個社會均需要信息流通和意見表達。
報道全文:https://bit.ly/3VFk8Zq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