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9 日

方可成: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人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內容時,就不再將相關的超連結(hyperlink)放在正文裏,而是要標註「連結見comment」,然後再將超連結貼到評論區....... AI工具如ChatGPT和Googl...

詳情 >
1 月2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 日

網媒20年的三波發展 李立峯:對應社會政治環境

網絡從20多年前起開始普及,本港的網媒發展亦已20年。回望這20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可把將香港網媒的發展分為三波—— 2004年、2012年以及2022年,但他強調那不是一個直線發展:「每一波係受到當時...

詳情 >
12 月6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6 日

經驗比知識重要 馮應謙潮伴青年成長

//有「最潮教授」之稱的馮應謙一直醉心研究流行文化,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所關注的議題,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步伐。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充滿熱情、有才華,並具備國際視野,社會應給予他們更多機會一展所長...... ...

詳情 >
12 月3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3 日

與內地創新合作 香港影視不斷煥發新活力

//......近兩年,香港影視依托原有製作優勢的積澱,不斷探索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模式,聯合開發出不少備受觀眾喜愛的精品內容。 ......創新兩地合作模式,將香港成熟的內容制作經驗和內地雄厚的互聯網平台資源深...

詳情 >
11 月21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21 日

方可成:讓讀者為媒體付費有多難——兩岸三地傳媒的「十八般武藝」

//自從社交媒體崛起,佔據了我們絕大多數的閱讀時間,廣告商就隨之轉投社交媒體平台,令原本依賴廣告收入的新聞媒體陷入危機。全球不少媒體因而轉向付費制,在網站和App建起「付費牆」,從讀者那裏直接獲取收入,...

詳情 >
11 月13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13 日

中國微短劇如何俘虜銀髮族的心?「狗血劇情」打造的百億產業

微短劇的市場正在快速增長,規模去年達到接近400億元人民幣(56億美元),專家預料在不久將來便會破千億元,而且接近一半重度受眾是中老年用戶。 這些短視頻的劇情對不少人來說十分「狗血」──例如農婦在大城市...

詳情 >
11 月10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10 日

蘇鑰機: 金庸筆下人物綽號知多少

俗語有云「最怕改壞名」,有個負面的綽號更令人煩惱。當然綽號也可發揮積極作用,有畫龍點睛之妙。除了現實世界的人有綽號,武俠小說常見各種名號。整理一些統計數字,發現金庸寫的15本武俠小說中,人物共有1785...

詳情 >
11 月4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4 日

今屆政府最少13專題網站下架看不到 前檔案處長憂削知情權

//政府現時轄下有約600個網站,本報統計今屆政府任內,至少13個關於大型政策及活動的專題網站下架或沒法瀏覽,包括近年涉及新冠疫情的「保就業」及消費券計劃、早年政改及選舉網站等。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

詳情 >
10 月24
傳媒報導2024 年 10 月 24 日

李立峯:不同社會政治環境下記者的職業安全問題

//上月中旬,香港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指今年6至8月期間,有數十名記者受到不同形式的滋擾,有些甚至影響及其家人。部分受影響的記者已經報警,保安局和警方在回應傳媒時強調,任何香港市民都不應受到威嚇,警方...

詳情 >
10 月10
傳媒報導2024 年 10 月 10 日

方可成:記者與KOL之間 逐漸出現的「旋轉門」

//在傳統觀念中,記者與KOL(意見領袖)是兩種很不一樣的角色:前者服務於新聞機構,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範和倫理守則工作,並且往往隱身幕後,不讓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後者常常是個人化的、明星化的存在,發表內容...

詳情 >
1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9 日

方可成: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人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內容時,就不再將相關的超連結(hyperlink)放在正文裏,而是要標註「連結見comment」,然後再將超連結貼到評論區....... AI工具如ChatGPT和Googl...

詳情 >
1 月2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 日

網媒20年的三波發展 李立峯:對應社會政治環境

網絡從20多年前起開始普及,本港的網媒發展亦已20年。回望這20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可把將香港網媒的發展分為三波—— 2004年、2012年以及2022年,但他強調那不是一個直線發展:「每一波係受到當時...

詳情 >
12 月6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6 日

經驗比知識重要 馮應謙潮伴青年成長

//有「最潮教授」之稱的馮應謙一直醉心研究流行文化,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所關注的議題,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步伐。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充滿熱情、有才華,並具備國際視野,社會應給予他們更多機會一展所長...... ...

詳情 >
12 月3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3 日

與內地創新合作 香港影視不斷煥發新活力

//......近兩年,香港影視依托原有製作優勢的積澱,不斷探索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模式,聯合開發出不少備受觀眾喜愛的精品內容。 ......創新兩地合作模式,將香港成熟的內容制作經驗和內地雄厚的互聯網平台資源深...

詳情 >
11 月21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21 日

方可成:讓讀者為媒體付費有多難——兩岸三地傳媒的「十八般武藝」

//自從社交媒體崛起,佔據了我們絕大多數的閱讀時間,廣告商就隨之轉投社交媒體平台,令原本依賴廣告收入的新聞媒體陷入危機。全球不少媒體因而轉向付費制,在網站和App建起「付費牆」,從讀者那裏直接獲取收入,...

詳情 >
11 月13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13 日

中國微短劇如何俘虜銀髮族的心?「狗血劇情」打造的百億產業

微短劇的市場正在快速增長,規模去年達到接近400億元人民幣(56億美元),專家預料在不久將來便會破千億元,而且接近一半重度受眾是中老年用戶。 這些短視頻的劇情對不少人來說十分「狗血」──例如農婦在大城市...

詳情 >
11 月10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10 日

蘇鑰機: 金庸筆下人物綽號知多少

俗語有云「最怕改壞名」,有個負面的綽號更令人煩惱。當然綽號也可發揮積極作用,有畫龍點睛之妙。除了現實世界的人有綽號,武俠小說常見各種名號。整理一些統計數字,發現金庸寫的15本武俠小說中,人物共有1785...

詳情 >
11 月4
傳媒報導2024 年 11 月 4 日

今屆政府最少13專題網站下架看不到 前檔案處長憂削知情權

//政府現時轄下有約600個網站,本報統計今屆政府任內,至少13個關於大型政策及活動的專題網站下架或沒法瀏覽,包括近年涉及新冠疫情的「保就業」及消費券計劃、早年政改及選舉網站等。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

詳情 >
10 月24
傳媒報導2024 年 10 月 24 日

李立峯:不同社會政治環境下記者的職業安全問題

//上月中旬,香港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指今年6至8月期間,有數十名記者受到不同形式的滋擾,有些甚至影響及其家人。部分受影響的記者已經報警,保安局和警方在回應傳媒時強調,任何香港市民都不應受到威嚇,警方...

詳情 >
10 月10
傳媒報導2024 年 10 月 10 日

方可成:記者與KOL之間 逐漸出現的「旋轉門」

//在傳統觀念中,記者與KOL(意見領袖)是兩種很不一樣的角色:前者服務於新聞機構,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範和倫理守則工作,並且往往隱身幕後,不讓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後者常常是個人化的、明星化的存在,發表內容...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