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8 月21
傳媒報導2025 年 8 月 21 日

方可成:Podcast取代傳統媒體訪談——明星名人為何青睞這種媒介形態

//明星名人的訪談,本是傳統媒體擅長的招牌菜。但是現在,愈來愈多明星名人開始拋棄傳統媒體的記者,轉而上Podcast聊天。他們為何青睞這種媒介形態? 根據CNN的總結,Podcast吸引名人的主要原因是,它提供了傳統...

詳情 >
7 月25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25 日

《中國日報》報導本院六十周年院慶「融匯智慧 共創典範:新聞傳播教育論壇」

《中國日報》於2025年7月25日刊登題為「CUHK celebrates 60 year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的文章,聚焦本院六十周年院慶「新聞傳播教育論壇」。報導引述論壇主禮嘉賓潘偉賢教授的致辭,回顧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

詳情 >
7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10 日

方可成:特朗普與派拉蒙和解:商業媒體的Achilles Heel

//上周,美國新聞界廣受關注的一樁官司有了結果: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母公司派拉蒙(Paramount),同意向總統特朗普支付1600萬美元費用,以換取特朗普撤回對該公司的起訴。 和解消息一出,新聞界集體表...

詳情 >
7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10 日

Virtual pets are trending. Loneliness now has a user manual

//There has reportedly been a surge in demand for digital pets in India—Tamagotch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riven digital companions, and blockchain-based virtual creatures such as CryptoKitt...

詳情 >
6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6 月 9 日

Can machines do the work of civil servants?

//While AI will undoubtedly reduce the size of the public workforce, humans will continue to play indispensable roles — as supervisors, ethical stewards and final arbiters in complex decisions. ...

詳情 >
5 月29
傳媒報導2025 年 5 月 29 日

方可成:媒體怎樣用AI  記者應有多大話語權?

//……一面是裁掉能夠保證內容質量水準的記者,另一方面是依賴直接使用AI生成的垃圾內容的外包商。這樣的對比,揭示出AI在「高科技」外表之下的另一面——資方用來節約成本的工具;並且,這樣的節約成本是以犧牲質量...

詳情 >
5 月25
傳媒報導2025 年 5 月 25 日

讓檔案資料活着:看申訴專員公署網站報告下架爭議

//翻查資料,去年11月初,傳媒報道今屆政府最少有13個關於大型活動或政策的專題網站下架,政府沒有具體解釋原因,只是指出每個網站保留與否,由相關決策局或部門自行決定。 對新聞工作者和從事政策或學術研究...

詳情 >
4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4 月 10 日

方可成:AI是維基百科身上的「吸血鬼」?

//AI在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可能會具備相當大的破壞性——它可以神奇地生成大量文字、圖片和影像,但也有可能吞噬那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 ……如果用戶因為滿足於ChatGPT基於維基百科內容所輸出的總結,而不再直接...

詳情 >
3 月31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31 日

馬嶽 X 李立峯 X 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端傳媒邀請三位多年來在政治及傳播學領域專注民意研究的、正好10年一代的學者進行了一次文字對談...... 李立峯:民調結果往往和大家以為的民意之間是有距離的。每人對「民意」的認知都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詳情 >
3 月13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13 日

李立峯:市民眼中事實查核工作裏的「查核價值」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去年底對1006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開展調查,就問到市民認為幾個類型的資訊有多值得查核組織關注。 平均分最高的是幾項可以直接對人們帶來各種威脅的可疑信息,包括可能有詐騙...

詳情 >
8 月21
傳媒報導2025 年 8 月 21 日

方可成:Podcast取代傳統媒體訪談——明星名人為何青睞這種媒介形態

//明星名人的訪談,本是傳統媒體擅長的招牌菜。但是現在,愈來愈多明星名人開始拋棄傳統媒體的記者,轉而上Podcast聊天。他們為何青睞這種媒介形態? 根據CNN的總結,Podcast吸引名人的主要原因是,它提供了傳統...

詳情 >
7 月25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25 日

《中國日報》報導本院六十周年院慶「融匯智慧 共創典範:新聞傳播教育論壇」

《中國日報》於2025年7月25日刊登題為「CUHK celebrates 60 year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的文章,聚焦本院六十周年院慶「新聞傳播教育論壇」。報導引述論壇主禮嘉賓潘偉賢教授的致辭,回顧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

詳情 >
7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10 日

方可成:特朗普與派拉蒙和解:商業媒體的Achilles Heel

//上周,美國新聞界廣受關注的一樁官司有了結果: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母公司派拉蒙(Paramount),同意向總統特朗普支付1600萬美元費用,以換取特朗普撤回對該公司的起訴。 和解消息一出,新聞界集體表...

詳情 >
7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7 月 10 日

Virtual pets are trending. Loneliness now has a user manual

//There has reportedly been a surge in demand for digital pets in India—Tamagotch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riven digital companions, and blockchain-based virtual creatures such as CryptoKitt...

詳情 >
6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6 月 9 日

Can machines do the work of civil servants?

//While AI will undoubtedly reduce the size of the public workforce, humans will continue to play indispensable roles — as supervisors, ethical stewards and final arbiters in complex decisions. ...

詳情 >
5 月29
傳媒報導2025 年 5 月 29 日

方可成:媒體怎樣用AI  記者應有多大話語權?

//……一面是裁掉能夠保證內容質量水準的記者,另一方面是依賴直接使用AI生成的垃圾內容的外包商。這樣的對比,揭示出AI在「高科技」外表之下的另一面——資方用來節約成本的工具;並且,這樣的節約成本是以犧牲質量...

詳情 >
5 月25
傳媒報導2025 年 5 月 25 日

讓檔案資料活着:看申訴專員公署網站報告下架爭議

//翻查資料,去年11月初,傳媒報道今屆政府最少有13個關於大型活動或政策的專題網站下架,政府沒有具體解釋原因,只是指出每個網站保留與否,由相關決策局或部門自行決定。 對新聞工作者和從事政策或學術研究...

詳情 >
4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4 月 10 日

方可成:AI是維基百科身上的「吸血鬼」?

//AI在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可能會具備相當大的破壞性——它可以神奇地生成大量文字、圖片和影像,但也有可能吞噬那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 ……如果用戶因為滿足於ChatGPT基於維基百科內容所輸出的總結,而不再直接...

詳情 >
3 月31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31 日

馬嶽 X 李立峯 X 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端傳媒邀請三位多年來在政治及傳播學領域專注民意研究的、正好10年一代的學者進行了一次文字對談...... 李立峯:民調結果往往和大家以為的民意之間是有距離的。每人對「民意」的認知都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詳情 >
3 月13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13 日

李立峯:市民眼中事實查核工作裏的「查核價值」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去年底對1006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開展調查,就問到市民認為幾個類型的資訊有多值得查核組織關注。 平均分最高的是幾項可以直接對人們帶來各種威脅的可疑信息,包括可能有詐騙...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