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4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4 月 10 日

方可成:AI是維基百科身上的「吸血鬼」?

//AI在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可能會具備相當大的破壞性——它可以神奇地生成大量文字、圖片和影像,但也有可能吞噬那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 ……如果用戶因為滿足於ChatGPT基於維基百科內容所輸出的總結,而不再直接...

詳情 >
3 月31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31 日

馬嶽 X 李立峯 X 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端傳媒邀請三位多年來在政治及傳播學領域專注民意研究的、正好10年一代的學者進行了一次文字對談...... 李立峯:民調結果往往和大家以為的民意之間是有距離的。每人對「民意」的認知都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詳情 >
3 月13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13 日

李立峯:市民眼中事實查核工作裏的「查核價值」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去年底對1006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開展調查,就問到市民認為幾個類型的資訊有多值得查核組織關注。 平均分最高的是幾項可以直接對人們帶來各種威脅的可疑信息,包括可能有詐騙...

詳情 >
3 月5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5 日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綠色革命」啟航!香港中文大學引領永續校園新風潮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吳世家在接受 TVBS 網路訪談節目「T 閱讀」專訪時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中大)近年來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並將其融入學術研究、課程設計與校園運營的各個...

詳情 >
2 月27
傳媒報導2025 年 2 月 27 日

方可成:媒體和總統,誰有權為地點命名?

//最近一個月,剛剛開啟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做了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動作。其中,他與世界最大通訊社——美聯社(AP)之間的衝突,尤能突顯總統與媒體之間的權力之爭。 ......普遍被視為最中立的美聯社,...

詳情 >
1 月23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3 日

李立峯:香港市民對事實查核工作的認知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去年12月做了一個電話調查,了解香港市民對虛假資訊和事實查核的認知。 ……總括而言,香港市民雖然仍視虛假資訊為一個重要問題,但真的覺得自己受到假資訊影響的人,其實不多。他們認...

詳情 >
1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9 日

方可成: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人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內容時,就不再將相關的超連結(hyperlink)放在正文裏,而是要標註「連結見comment」,然後再將超連結貼到評論區....... AI工具如ChatGPT和Googl...

詳情 >
1 月2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 日

網媒20年的三波發展 李立峯:對應社會政治環境

網絡從20多年前起開始普及,本港的網媒發展亦已20年。回望這20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可把將香港網媒的發展分為三波—— 2004年、2012年以及2022年,但他強調那不是一個直線發展:「每一波係受到當時...

詳情 >
12 月6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6 日

經驗比知識重要 馮應謙潮伴青年成長

//有「最潮教授」之稱的馮應謙一直醉心研究流行文化,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所關注的議題,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步伐。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充滿熱情、有才華,並具備國際視野,社會應給予他們更多機會一展所長...... ...

詳情 >
12 月3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3 日

與內地創新合作 香港影視不斷煥發新活力

//......近兩年,香港影視依托原有製作優勢的積澱,不斷探索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模式,聯合開發出不少備受觀眾喜愛的精品內容。 ......創新兩地合作模式,將香港成熟的內容制作經驗和內地雄厚的互聯網平台資源深...

詳情 >
4 月10
傳媒報導2025 年 4 月 10 日

方可成:AI是維基百科身上的「吸血鬼」?

//AI在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可能會具備相當大的破壞性——它可以神奇地生成大量文字、圖片和影像,但也有可能吞噬那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 ……如果用戶因為滿足於ChatGPT基於維基百科內容所輸出的總結,而不再直接...

詳情 >
3 月31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31 日

馬嶽 X 李立峯 X 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端傳媒邀請三位多年來在政治及傳播學領域專注民意研究的、正好10年一代的學者進行了一次文字對談...... 李立峯:民調結果往往和大家以為的民意之間是有距離的。每人對「民意」的認知都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詳情 >
3 月13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13 日

李立峯:市民眼中事實查核工作裏的「查核價值」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去年底對1006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開展調查,就問到市民認為幾個類型的資訊有多值得查核組織關注。 平均分最高的是幾項可以直接對人們帶來各種威脅的可疑信息,包括可能有詐騙...

詳情 >
3 月5
傳媒報導2025 年 3 月 5 日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綠色革命」啟航!香港中文大學引領永續校園新風潮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吳世家在接受 TVBS 網路訪談節目「T 閱讀」專訪時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中大)近年來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並將其融入學術研究、課程設計與校園運營的各個...

詳情 >
2 月27
傳媒報導2025 年 2 月 27 日

方可成:媒體和總統,誰有權為地點命名?

//最近一個月,剛剛開啟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做了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動作。其中,他與世界最大通訊社——美聯社(AP)之間的衝突,尤能突顯總統與媒體之間的權力之爭。 ......普遍被視為最中立的美聯社,...

詳情 >
1 月23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3 日

李立峯:香港市民對事實查核工作的認知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去年12月做了一個電話調查,了解香港市民對虛假資訊和事實查核的認知。 ……總括而言,香港市民雖然仍視虛假資訊為一個重要問題,但真的覺得自己受到假資訊影響的人,其實不多。他們認...

詳情 >
1 月9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9 日

方可成:如果互聯網不再有超連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人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內容時,就不再將相關的超連結(hyperlink)放在正文裏,而是要標註「連結見comment」,然後再將超連結貼到評論區....... AI工具如ChatGPT和Googl...

詳情 >
1 月2
傳媒報導2025 年 1 月 2 日

網媒20年的三波發展 李立峯:對應社會政治環境

網絡從20多年前起開始普及,本港的網媒發展亦已20年。回望這20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可把將香港網媒的發展分為三波—— 2004年、2012年以及2022年,但他強調那不是一個直線發展:「每一波係受到當時...

詳情 >
12 月6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6 日

經驗比知識重要 馮應謙潮伴青年成長

//有「最潮教授」之稱的馮應謙一直醉心研究流行文化,無論是穿着打扮,還是所關注的議題,都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步伐。他認為,香港年輕人充滿熱情、有才華,並具備國際視野,社會應給予他們更多機會一展所長...... ...

詳情 >
12 月3
傳媒報導2024 年 12 月 3 日

與內地創新合作 香港影視不斷煥發新活力

//......近兩年,香港影視依托原有製作優勢的積澱,不斷探索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模式,聯合開發出不少備受觀眾喜愛的精品內容。 ......創新兩地合作模式,將香港成熟的內容制作經驗和內地雄厚的互聯網平台資源深...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