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

移動人員、移動通信:移動中的媒體和社交生活

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18年初推出第十一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及工作坊,本屆主題為「流動的人、流動的傳播:移動中的媒體與社會生活」,將由本院「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主辦。本屆共有十位學者獲邀參加工作坊。

 

訪問計劃目的
– 促進華語傳播學者的交流,加強彼此的聯繫。
– 提高華語傳播研究的水準,促進世界學術平等對話。
– 為學者提供研究、討論與發表論文的機會。

 

訪問計劃內容
– 訪問學者由2018年1月29日開始,在中大訪問兩個星期左右。留港期間的活動基本上由學者按需要自行決定。
– 所有訪問學者必須參與在2018年2月2-3日舉行的「流動的人、流動的傳播:移動中的媒體與社會生活」工作坊,並提交論文,參與學術交流活動。

 

工作坊主題
過去十幾年,社會學出現了移動或流動轉向(mobility turn)的說法。在微觀和日常的層次,上班、上學、逛街,在較宏觀或跨國的層次,移民、旅遊、逃難,都是人在移動。隨著全球化的趨勢、交通網絡發展,以及流動媒體的普及化,人的移動越來越頻繁,覆蓋的空間越來越廣,移動的路徑越來越多樣化。在這背景下,所謂移動轉向,有三個相關的含意。第一,研究者對移民或旅遊等人口流動課題有更大關注。第二,研究者嘗試對人的移動進行更系統的分析,指出新的現象和發展新的概念工具。第三,最基本的,是研究者嘗試在處理任何傳統的研究問題時,認真看待該些問題中涉及的人和社會生活的流動性。

在傳播科技史裡,正如James Carey早年指出,十九世紀電報的發明,使傳播不再依賴交通。不過這不代表傳播和人的流動從此沒有關係,只是在傳統的傳播學中,把媒體跟人和社會的流動性連結在一起的分析,並不太多,Raymond Williams在分析電視文化時提出的「mobile privatization」,是少數例外。所以,對傳播學來說,移動轉向,不只涉及對流動電話或其他流動媒體的分析,也涉及從歷史到現在,各類型的媒體如何塑造人們的移動經驗和實踐,以及人們如何通過媒體來商議社會生活的高度流動性。若要建立一門移動傳播學的話,重點不會限於人們和移動媒體之間的關係,更重要是媒體和移動中的人之間的關係。這領域覆蓋的具體社會現象和研究問題廣泛,舉例說:

 

  • 家庭和親密關係:分隔異地的家人或戀人,如何通過媒體使用和人的實際移動的配合,來維持關係?一些讓流動中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相互連繫的手機程式(如陌陌),如何產生新的人際互動模式?在流動性越來越高的社會和媒體環境中,父母、子女、配偶、戀人、朋友等這些社會角色,如何轉變?
  • 工作模式:當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在當代社會變得越來越不固定的時候,人們如何利用各種媒體來安排和處理工作?媒體和資訊科技在新的流動工作模式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 旅遊:數碼媒體──從訂購機票酒店的網站到Google Map,從Facebook和微信到手機拍照功能──如何改變人們的旅遊模式和實踐,以至改變旅遊的文化和社會意義?
  • 移民和留學:在當今流動性高,媒體全球化的世界裡,移民和留學生的媒體使用習慣有甚麼轉變?這些轉變又如何塑造新的移民經驗和留學經驗,以及改變移民和留學經驗對人的影響?
  • 流動中的媒體使用:從看書閱報到「玩手機」,媒體和公共交通網絡如何聯合塑造人們上班上學的日常體驗?媒體使用的流動性對媒體的發展和商業模式等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媒體使用的流動性對人們的時空觀念以至文化認同會有甚麼影響?
  • 媒體對人口流動的再現:新聞如何報道如難民潮、移民、大陸春運等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電影電視劇等普及文化如何建構人的流動經驗?

本次工作坊以「流動的人、流動的傳播:移動中的媒體與社會生活」為主題,聚集有興趣的學者,對媒體與移動的關係作出探討。
 

 

訪問學者名單

姓名院校及職稱
卞冬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何國華台灣政治大學、台灣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黃厚銘台灣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梁韻姿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講師
盧鴻毅台灣中正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教授
苗偉山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王嵩音台灣中正大學傳播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專任教授
王豔武漢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葉韋明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
張玉璞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工作坊委員會

陳韜文教授(常務召集人)、李立峯教授(專題召集人)、羅文輝教授、蘇鑰機教授、黃懿慧教授、邱林川教授、朱順慈教授

 

訪問計劃秘書
程曉萱
電話:(852) 3943 8709
電子郵件: daisycheng@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