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

「華人社會的平台化:平台治理、勞工和未來」 工作坊

 

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24年初舉辦第十七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及工作坊,本屆主題為「華人社會的平台化:平台治理、勞工和未來」,將由本院「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主辦。歡迎有興趣的學者申請,申請成功者將獲邀至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進行為期13天的訪問。

 

訪問計劃目的

– 促進華語傳播學者交流,加強彼此聯繫。
– 提高華語傳播研究水準,促進世界學術平等對話。
– 為學者提供研究、討論與發表論文的機會。

 

工作坊主題

平台指的是一種新興的企業模式,以提供數位中介方式服務協調不同用戶群體,並透過數據提取以積累政治和經濟的權力。平台對媒體與文化生產的重置、勞動過程的轉換以及監管框架的爭議日益重要。學界關於平台研究的討論,包括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9 年)出版的華人社會平台化的特刊,逐漸對全球平台化發展路徑的統一性提出了質疑,並關注平台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可供性(affordance)、治理方法和政治經濟學等各方面的差異。換言之,平台的發展方式、管理不同的用戶群體、勞動過程的改變,以及對管治的挑戰都植根於特定的制度背景中。

本屆工作坊旨在進一步探討華人社會的平台化,並將集中討論以下三個範疇:(一)平台治理;(二)平台勞工;(三)平台的未來。

 

範疇一:平台治理

首先,批判學者(如張琳和陳玉潔)主張通過探索不同空間層次的國家市場動態,以區域性和歷史性的方法來研究平台和平台化的時空脈絡(Zhang & Chen, 2022)。這種區域性和歷史性的方法有助於探討平台、地方與國家政府、國家和跨國資本之 間的角力。在此背景下,這個範疇探討以下問題:我們如何將華人社會的平台化進一步歷史化和區域化?事實上,微信、抖音/TikTok 和滴滴等中國平台在不斷擴大其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的同時,也要適應不同地區監管制度的差異。同樣,國外平台在進入華人市場時也遇到類似的約束。平台如何適應(或未能適應)在不同環境下的監管框架?平台如何在不同的政治經濟體中採取相似和不同的策略來挑戰國家治理?

 

範疇二:平台勞工

本範疇探討平台勞工在數字平台下的工作條件、經驗以及轉變。主要議題包括但不限於平台化對工作的影響、數字、數據及算法勞動、不穩定性(precarity)、平台及中介機構(例如多頻道聯播網公司)和勞工的關係和角力、勞工組織和抵抗、新興科技(例如對話式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平台經濟中的勞動關係,以及平台勞工的不平等問題。

 

範疇三:平台的未來

本範疇將邀請學者思考平台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例如,平台合作主義如何與華人社會的平台化交織在一起?)和未來平台研究的方向。此外,在過去十多年,平台企業也曾提出對於平台化未來不同的想像。即使有一些平台已經沒落或式微,甚或不是每一個想像的未來都能實現。不過,想像的未來能反映當時社會的挑戰和憧憬,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歷史化平台研究。因此,這個範疇也邀請學者們通過研究關於平台化未來的話語,去思考平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此背景下,本屆工作坊希望邀請華人傳播學者共同探討「華人社會的平台化:平台治理、勞工和未來」相關的重要議題,並對華人社會平台化的歷史、文化和監管脈絡提出批判性的見解。我們不僅歡迎實證研究,也歡迎理論反思與建構。就研究方法而言,無論是問卷調查、訪談、民族誌研究、比較研究,或是大數據分析均表歡迎。

 

訪問計劃內容

– 訪問學者由2024年1月23日開始,在中大訪問13天。

– 所有訪問學者必須提交論文,並在2024年1月26日至1月27日舉行的「華人社會的平台化:平台治理、勞工和未來」工作坊上宣讀。

訪問學者名單(按照姓氏英文字母排序)

姓名院校及職稱
曹春曉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陳憶寧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玉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信息學院助理教授
郭建斌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孫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
塔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王鴻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候選人
夏冰青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肖珺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邢麟舟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許燕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曾靖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張琳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張璐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周敏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研究員

 

工作坊委員會

陳藝強教授(專題召集人)、馮應謙教授(常務召集人)、李立峯教授(常務召集人)、陳韜文教授、朱順慈教授、陳萱庭教授、梁海教授

 

訪問計劃秘書

程曉萱博士
電話:(852) 3943 8709
電子郵件:daisycheng@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