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及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Anthony)闡釋,元宇宙是現實世界以外的真實平台,人類能夠在其中擁有身份、財富、娛樂,甚至是感官刺激,故它不只是打機那種層次的體驗,或是當中的金錢都不過是虛擬貨幣並不重要。尤其是Z世代在網絡世界中成長,在他們認知中網絡的社群形象並不只是虛擬形象,而是另一個自己。也許這說明著,年輕一代早已擁有數碼雙胞(Digital Twin)的特質,「我們只是同時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現實世界以物質主義為核心,而元宇宙以非物質主義為核心,兩者不會單方面地存在。」
Anthony認為,雖然元宇宙以沉浸式娛樂作為吸引用戶的賣點之一,可是使得元宇宙變得重要的關鍵是經濟與資訊的活動,「這不只是娛樂這麼簡單,最初VR技術開發時也被低估僅為娛樂功能,但它其實具備資訊用途,甚至變成NFT具有經濟功能。若說『娛樂至死』興許言之尚早,抑或不過是它的開頭,其價值依然需要時間和耐心被開發。」他又列舉當代藝術與加密藝術的例子,前者畫作即使沒有太多人理解其觀念,可是卻慢慢成為一個市場主流;後者亦然,會慢慢發展出一個新體系,甚至是一套美學概念。 他又指元宇宙的最大問題在於產業標準、基礎設施與法律監管條例尚未發展成熟,產業格局尚未形成,「元宇宙目前有不同平台,而加密貨幣亦都有不同種類。
在現實世界,我們有銀行服務、政府條例去保護財產,但在網絡世界我們沒有百分百的保證,若果元宇宙平台倒閉,我們隨時一無所有。雖然我們擁有了新經濟體系,可是目前仍然未有很好的規律制度去保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