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More
Jul25
Media CoverageJul 25 2025
China Daily Reported on the School’s 60th Anniversary Deans’ Forum,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Showcasing Works and Sharing Best Practices Across Greater China and Beyond”
On July 25, 2025, China Daily published an article titled "CUHK celebrates 60 year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School's 6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and the Deans’ Forum held in earl...
Jul10
Media CoverageJul 10 2025
Virtual pets are trending. Loneliness now has a user manual
//There has reportedly been a surge in demand for digital pets in India—Tamagotch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riven digital companions, and blockchain-based virtual creatures such as CryptoKitt...
May29
Media CoverageMay 29 2025
方可成:媒體怎樣用AI 記者應有多大話語權?
//……一面是裁掉能夠保證內容質量水準的記者,另一方面是依賴直接使用AI生成的垃圾內容的外包商。這樣的對比,揭示出AI在「高科技」外表之下的另一面——資方用來節約成本的工具;並且,這樣的節約成本是以犧牲質量...
May25
Media CoverageMay 25 2025
讓檔案資料活着:看申訴專員公署網站報告下架爭議
//翻查資料,去年11月初,傳媒報道今屆政府最少有13個關於大型活動或政策的專題網站下架,政府沒有具體解釋原因,只是指出每個網站保留與否,由相關決策局或部門自行決定。 對新聞工作者和從事政策或學術研究...
Apr10
Media CoverageApr 10 2025
方可成:AI是維基百科身上的「吸血鬼」?
//AI在帶來創新的同時,也可能會具備相當大的破壞性——它可以神奇地生成大量文字、圖片和影像,但也有可能吞噬那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者。 ……如果用戶因為滿足於ChatGPT基於維基百科內容所輸出的總結,而不再直接...
Mar31
Media CoverageMar 31 2025
馬嶽 X 李立峯 X 鄧鍵一:三代學者,談香港三十年來的民意調查
//端傳媒邀請三位多年來在政治及傳播學領域專注民意研究的、正好10年一代的學者進行了一次文字對談...... 李立峯:民調結果往往和大家以為的民意之間是有距離的。每人對「民意」的認知都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
Mar13
Media CoverageMar 13 2025
李立峯:市民眼中事實查核工作裏的「查核價值」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去年底對1006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開展調查,就問到市民認為幾個類型的資訊有多值得查核組織關注。 平均分最高的是幾項可以直接對人們帶來各種威脅的可疑信息,包括可能有詐騙...
Mar5
Media CoverageMar 5 2025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綠色革命」啟航!香港中文大學引領永續校園新風潮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吳世家在接受 TVBS 網路訪談節目「T 閱讀」專訪時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中大)近年來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並將其融入學術研究、課程設計與校園運營的各個...
Feb27
Media CoverageFeb 27 2025
方可成:媒體和總統,誰有權為地點命名?
//最近一個月,剛剛開啟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做了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動作。其中,他與世界最大通訊社——美聯社(AP)之間的衝突,尤能突顯總統與媒體之間的權力之爭。 ......普遍被視為最中立的美聯社,...
Jan23
Media CoverageJan 23 2025
李立峯:香港市民對事實查核工作的認知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去年12月做了一個電話調查,了解香港市民對虛假資訊和事實查核的認知。 ……總括而言,香港市民雖然仍視虛假資訊為一個重要問題,但真的覺得自己受到假資訊影響的人,其實不多。他們認...